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blogger]從Google文件發文

blogger 的後台用起來實在不順手,除編輯區太小,最主要的是,插入圖片及影片一定會跑到文章的起始處而不是插入點,以致於每次插入圖片後,還得手動複製貼上並調整版面。

另外, blogger 對換行的處理也是怪怪的,每次得用 HTML 模式自行插入 <br/> 標籤才行,這也挺麻煩的。

blogger 後台的好處是隨時幫你儲存草稿。只要有瀏覽器,一篇文章可以在不同電腦分次寫完,這個又挺方便的,也不怕不同電腦沒有安裝 Windows Live WriterZoundry Raven 之類的離線編輯程式。

有沒有加強版的 blogger 後台呢?我只要比 blogger 的編輯功能好一些,讓我插入圖片能更方便一些,可以線上儲存草稿就行了。今天才忽然想到, google 文件本身就具備發文到部落格的功能,當然也支援自家的 blogger 囉!

如何做?

首先,當然是在 google 文件寫文章。

google 文件會隨時幫你儲存,只是這時是存檔在 google 文件,而不是 blogger

寫好要發文到 blogger 時,請從右上方按共用按鈕 > 以網頁發佈… ,然後按下張貼至網誌按鈕即可。


第一次發文要如上圖步驟 3 點選變更網站設定,然後依下圖設定你的 blogger 設定值。 blogger 設定超簡單,就不多說了。

這篇文章就是在 google 文件寫好再發文的。

補記:

有一好就有一壞,記一下不習慣的地方:

段落樣式問題:

google 文件裡,段落跟段落之間是擠在一起的,也就是 <p> 標籤的預設樣式很擠,所以會習慣在段落間多按一次 Enter ,發到 blogger 後,會多出一堆空白段落,這蠻麻煩的。目前是先忍受 google 文件裡的擁擠文字,畢竟發至 blogger 是目的。

插入圖片問題:

插入本機的圖片是上傳到 google 文件的主機,而不是 picasaweb 。這倒是還好,如果未來不會再搬家的話 ( 難說啊 ) 。若可以,能集中一個圖床會比較好管理。

另外, picasaweb 對上傳圖片的縮圖處理似乎比 google 文件理想一點。

還有一點,使用 google 文件發文,好像不能直接下分類標籤 ( tag ) ?得回 blogger 後台處理。

嗯!使用 google 文件發文還是得再評估一下。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GIMP]好用的批次轉檔功能-David's Batch Processor

這學期的數位影像課程,完全改用 GIMP 做數位影像處理。除免費取得外, 15.3 MB 的小安裝檔,功能卻也不輸以前在用的 PhotoImpact 8 ( 因為學校沒有買後續的升級版本,就這樣用了好多年 ) 。就是學期末收作業時,才發現找不到一個「批次轉檔功能」,用來將學生的 xcf 格式的作業轉成 png 格式。

雖然家裡已經開始在熟悉 Ubuntu 的桌面環境,但是學校的教學目前還綁在 M$ 底下,總要想辦法找到 M$ 解決方案。

以下是陸續找到的幾個解決方案,但都有些小問題:

  • ImageMagick :強大的命令列影像處理工具,是自由軟體,有 Windows 版。其中的 convert 支援讀取 xcf 圖檔。但是轉出的 jpg 或 png 只有兩個圖層。也許是我下錯指令吧?有空再研究。
  • GIMP plugin : auto-convert-and-resize.scm 。這是到 GIMP Rigistry 去找的 Script-Fu 命令稿,所以可以跨平台。但是 xcf 轉 png / jpg 檔更慘,只剩下一個圖層。又沒有選項可以調,也看不懂 scm 命令稿,殘念。
  • xcftools :這是 Henning Makholm 做的命令列工具,採 GPL2 授權。其中的 xcf2png 可以直接將 xcf 轉檔成 png 格式,但沒有支援 Windows 。回家後再到 Ubuntu 裡試試。

後來,終於讓我找到一個 GIMP plugin : DBP - David's Batch Processor !功能超完備,而且有 Windows 用的版本。強烈建議一定要用看看。以下就介紹如何安裝及如何批次轉檔。

下載:

BDP 的介紹及下載網頁網址 : http://members.ozemail.com.au/~hodsond/dbp.html 。 據網站說明, Windows 執行檔是由網友由原始碼編譯好之後,再回饋給作者的。請到該網頁選擇適當的版本下載。

Windows 版安裝:

以目前網站上的最新版為例,將下載的 dbp-1.1.8.zip 解壓縮後得 dbp.exe ,複製到 GIMP 的 plugin 資料夾。

Plugin 資料夾所在位置可以由 功能表編輯 > 偏好設定 > 資料夾 > 增效模組 看到兩個路徑:
  • C:\Documents and Settings\[你的帳號]\.gimp-2.6\plug-ins :若複製到此,則 DBP 只有你自己的帳號可以使用。
  • C:\Program Files\GIMP-2.0\lib\gimp\2.0\plug-ins :若複製到此,則 Windows 裡的所有帳號都可以使用。
  • 下圖為 Ubntu 裡的 Plugin 資料夾位置。

Linux 版安裝:

網站上的 Linux 版最新版是 dbpSrc-1-1-9.tgz ,要由原始檔自行編譯安裝。在 Ubuntu 中,至少要先安裝兩個套件集: build-essential libgimp2.0-dev 。看是透過套件管理程式或 apt-get 安裝都可以: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sudo apt-get install libgimp2.0-dev
接下來將下載的 BDP 解壓縮,並在解壓縮的目錄裡執行
make install

就會把 BDP 安裝到 /home/[帳號]/.gimp-2.6/plug-ins 裡。

批次轉檔:

首先,由 功能表 > 濾鏡 > Batch Process... 開啟 BDP。

開啟 BDP 後,於 Input 標籤頁,用 Add Files 按鈕加入要轉檔的圖檔。

Output 標籤頁選擇要轉檔的圖檔格式,然後按下 Start 按鈕就開始轉檔了。

其他功能:

除了批次轉檔外, BDP 還可以整批處理圖檔的 Rotate ( 旋轉 ) 、 Blur ( 模糊 ) 、 Colour ( 著色 ) 、 Resize ( 改變大小 ) 、 Crop ( 截圖 ) 、 Sharpen ( 銳利化 ) 。更甚者, BDP 還支援「整批修改檔名」 Rename 的功能,真是一整個強大啊。

強烈建議 GIMP 玩家快點補上 BDP 吧,光是批次轉檔與批次改檔名就夠值了。

2009年6月10日 星期三

[閒聊]最近都沒寫文

最近都沒寫文。為什麼呢?

  1. 很忙 ( 真的嗎?我也不記得到底忙什麼) 。
  2. 很懶 ( 懶病又發作了 ) 。
  3. 很 e04 ( 學校又一堆鳥事,想寫,又只會寫出一堆不雅又沒營養的事 orz ) 。

最近比較有空有心情了,所以又回頭來關心部落格了。

新機入手:家裡添購了一部 Dell Optiplex 760 ,這回下定決心要脫離 M$ 的魔掌,所以會有一系列的 Ubuntu 轉台文章。

新機入手:自己用的 Nokia 5200 轉給女兒用了,入手一支 Nokia 5320 。第一次用 S60 的手機,也許會隨便記一些備忘的東西。

課程轉換:下學年開始電腦課只剩一學分,教材要大變動大調整了。這應該會花不少時間。

以上只是筆記,不一定會兌現的。 :P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電腦課]終於變成一學分了

昨天中午,學校開第二次課發會,終於,校長主導,家長會長鼓吹,國英數強力動員,加上不記名投票 ( 而且竟然沒沒有唱票 ) ,就在 12 比 15 外代 3 票 ( 還是 2 票? )棄權的情形下,通過刪減高一電腦選修為一節課,改開高一選修數學。

校長:「…鄰近高中也都只開 1 節電腦課…」拜託,人家電腦老師最多是 1+1 ( 1 位行政、一位專任 ) ,我們有 1+2 ,師資結構不同耶。況且,不論教學成果,學生競賽成績,學生的推甄、申請入學成果,我們也都不辜負那兩學分吧。

會長:「…電腦可以靠自己學,數學一定要有老師帶…」早在七、八年前,我們的教材就以經走在 95 、 98 課綱的前面了。舉凡電腦概論、網路概論、資訊素養、資訊安全、程式設計、演算法,難道就不需要老師帶嗎?

會長:「…我的兒子女兒數學就學得不好,需要多上點課…」不論那一科,學不好都可能有很多原因,不搞清楚緣由,只是加課,那是沒用的。

數學科代表:「…數學通常在考前兩到三週才教完,學生需要多一點時間消化…」同樣是老師,這句話有沒有道理,我就不予置評了… Orz

校長祭出「不記名投票」,我當場有點錯愕 O_O 。不過,隨後想想,既然搞到這樣,那麼大勢已去,也不必多做抗議了,徒留自己難看。

最後,說一個集訓學生的故事。他參加程式集訓,參加第四區資訊科學能力競賽得到佳作。但是學科 ( 就是升學考試科目 ) 成績不好,學測成績偏低。就我們瞭解,並非投入程式集訓影響他的課業,這反而是學科成績不理想時,支持他信心的一大助力。但是班導師、任課老師酸他諷他, 說他憑學程式參加比賽就想上大學…。

沒錯,他後來念的不是大家眼中理想的大學。但是在系裡,就高中打下的基礎,在大一就被同學們稱為「神人」級,前一陣子又得知,現在有兩個老師視他為可造之材,有點搶人的味道。

一學分就一學分吧。在升學考科永遠是最重要的學校裡,即使只有一學分的電腦課,難道我們就沒法子給他上的精彩萬分嗎?只是希望「學生的數學成績」能好看一點啦。學生升學考科再變得不好,總跟我們沒關係了吧。

2009年4月12日 星期日

[電腦課]什麼是程式語言?

hacker , huihui 電腦課的一個學生,在本校 BBS 程式集訓板發表學習 C++ 的心得。以下是其中的一小段文字:
老實說吧,電腦程式,簡直就是,另一種"英文語言"和"數學語言"。 就是英文與數學的融合罷了...
hacker ,我要謝謝你,這個解釋太精闢了,簡單又易懂。
下面是 hacker 對於學好程式語言的心得,一語中的:
我說過了,它就像數學一樣。 你只要背好公式 弄懂公式,再來就是最重要的.... "邏輯推理及運用"
教電腦這麼多年,這兩段話我當然懂,卻沒想過可以這麼清楚適切的表達,真是教學相長,受教了。

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

[Windows]使用 wmic.exe 修改 Windows XP 的電腦名稱

電腦教室終於換新電腦, 50 部 Ghost 出來的電腦長得一模一樣,連上網路馬上跑出 49 個訊息,說網路上有同名的電腦。

透過 GUI 替 49 部電腦修改電腦名稱?饒了我吧!即使 huihui 一起幫忙,我還是嫌麻煩。

在網路上尋尋覓覓了半天,首先找到了 hostname 命令,執行後:

C:\>hostname -s pc403-01
sethostname: Use the Network Control Panel Applet to set hostname.
hostname -s is not supported.

好! Windows XP 不支援用 hostname 命令修改電腦名稱了。改用控制台?我就是不要用 GUI 點半天啊!

後來找到這篇:「如何使用 netdom.exe 公用程式來重新命名電腦」,可以利用 netdom renamecomputer 替網域裡的電腦重新命名。問題是,我得先讓電腦有不重複的名稱才能加入網域啊!不過,用 netdom.exe join 替電腦加入網域是蠻好用的啦。

另外還有找到用 WSH script 來改電腦名稱的方法。基於對 WSH script 的不瞭解,不敢貿然使用。

皇天不負苦心人,讓我找到 wmic 命令可以直接搞定: ( 這一篇的三樓 )

wmic.exe ComputerSystem Where Name="%ComputerName%" Rename Name="NewComputerName"

wmic.exe 是 wmi 的命令列版本,用起來應該是沒有後遺症的。為了節省打字的時間,我把他改寫成批次檔 s.bat 放在 c:\:

wmic.exe ComputerSystem Where Name="%ComputerName%" Rename Name="PC403-%1"

於是,整個步驟化簡成:

Win+R > \s 01

01 是電腦編號, s 01 就把電腦重新命名為 PC403-01 了。

筆記!

2009年3月18日 星期三

[閒聊]IBM 要買 Sun ?

這裡看到的消息!

大意是說,引述華爾街日報報導IBM 想要用 65 億美元的現金買下 Sun 。該文作者認為這對 Java 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因為 IBM 的銀彈夠多,可以注資益於 Java 的發展。

可是底下的一大串迴響都在談論一件事情: Netbeans 完蛋了,因為 IBM 應該會為了 Eclipes 而放棄 Netbeans 。甚至,有鑑於 IBM 之前併購的公司來看, Sun 的一些產品大概也要完蛋了。甚至還有人提到,目前屬於 Sun 旗下的 MySQL 商業版也許會被 IBMDB2 取代。

免費版的 MySQL 應該不會受影響吧???

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集訓]免費電子書: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忘記在那裡看到的,一本免費的資料結構與演算法的原文電子書。

書的全名: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Annotated Reference with Example CHRISTMAS

進入下載網頁,擊點 download 連結按鈕,便可將這本電子書下載回家了。

這篇其實 lag 很久了,應該是去年 12 月的消息,貼在學校的 BBS 而已。怕忘了找不到,所以補記在此。

書裡面有常見的資料結構與演算法的介紹,但是沒有範例程式,而是使用虛擬碼。再加上是英文,介紹給學生後,有興趣的人幾乎為零。 orz 其實,這本書的內容真的蠻不錯的,想學資料結構與演算法的人強烈建議好好讀,然後自己用 C++ 或熟悉的程式語言實作裡面的虛擬碼,對功力的提昇是大有幫助的。

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C++]攝氏溫度轉華氏溫度

這是給學生的一個簡單的作業題目,但很多學生卡在公式的寫法,會產生誤差。

double c;  // 攝氏溫度
double f;  // 華氏溫度

cin >> c;
f=9/5*c+32;

cout << "攝氏 " << c << " 度 = 華氏 " << f << "";

上面的程式,若由鍵盤輸入 37 指派給變數 c ,則運算後,變數 f 的值為 69 ,而不是正確答案 98.6 。可是,若把計算 f 的計算式寫成如下:

f=c*9/5+32;

則可以得到正確的計算結果。為什麼呢?

上課時有教,若算術運算子的優先順序相同,則一律要由左而右運算。還有一個重點,兩個整數相除,求的是整數除法的商,不會有小數以下的部份。

所以,第一個算式 f=9/5*c+32=1*c+32=c+32 ;第二個算式 f=c*9/5+32 ,因為變數 c 為 double 型別,所以先做 c*9 時,就已經是 double 型別的運算結果了,再來 double 與整數 5 相除則會得到 double 的運算結果,所以答案是正確的。

其實第一種寫法有個變通的地方,將運算式改寫如下:

f=9.0/5*c+32;

強迫數值常數使用浮點數,計算結果自然就正確了。

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

[閒聊]舊站關掉了

因為一些問題出現了,為了避免麻煩,在學校的舊站「 lss 實驗室」正式關閉了。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研習]CCNA Discovery 2 - Day9 and Day10

終於……為期五週,五個週休沒有的研習課程結束了。

D2 的 final test 跟 D1 的 final test 一樣,粗心錯了一個選項,沒有滿分,殘念 。 T_T

銘傳的樓梯從中山北路上到風管大樓電腦教室,總共是…… 266 階, huihui 算的 XD 。其實我算的是 268 階,不過,既然說過要相信他,就當做是 266 階吧。

最後一天還是走的蠻早的,驚動講師 (?) 來門口堵人 XD ,問有沒有問題,不好意思 XD

關於加入思科網路學院,我是有一個想法。像我們學校是升大學導向的高中,有大頭症的人我也不太想去溝通。我是建議,不如思科搞一個高中職綜合網路學院,讓我們這些結訓的老師可以用個人名義加入,這樣阻力可是小很多啊。而且,若是有人調校到沒有加入思科網路學院的學校也還是可以繼續開課。至於入會費,只要個人可以負擔的話,我是會想加入的。只是要學校蓋章,怕是難哦。

[電腦教室]hub 掛掉了

電腦教室裡使用 2 台 24 ports 加 1 台 16 ports switch hub 構成區域網路。這是 88 年時購入的設備,已經使用快九年了!今天竟然在臨上課之時掛了一台 O_O 。之前有兩節空堂你正常工作,上課鐘響才掛掉是怎樣啊???

還好 huihui 緊急支援自機房拿出備品更換,不致影響上課太多。老舊設備該好好檢查一下了,該換的看能不能直接換掉。

2009年3月7日 星期六

[聊閒]好慢啊! Lenovo System Update

電腦教室的新電腦候選機種之一是 Lenovo M57e 9439 。最近在進行測試。

新機器的作業系統,考量 Vista 網路上的風評不是很好 ( 我是還沒用過啦 ) , Vista 的 KMS 認證好像也不太好搞,加上是因為學期中更換系統,決定還是安裝 Windows XP 。結果,儘管硬體架構晶片不盡相同,每家機器都非常有默契的音效、顯卡、主機板晶片、網卡抓不到。

Lenovo 網站原本連 M57e 的驅動程式下載頁都找不到,後來是用 google 搜尋才在這裡找到了。看到裡面有個 Update your drivers and software automatically ,於是就試試能否自動地搞定所有驅動程式的安裝。

搞定網卡、 Lenovo System Update 後,開始讓他執行,結果呢?從上午十一點多安裝完畢,到下午四點半我要離開學校,剩下三個硬體的驅動程式還沒下載完畢?! 囧rz

聽說以前 IBM 的服務是很好的 ( 來不及用 ),換成 Lenovo 後是差很多嗎?有經驗的人來聊一下?

[PDF]解決 PDFCreator 安裝失敗的問題

前天在測試機器時,遇到 PDFCreator 無法安裝的問題,症狀是安裝到最後一個步驟時,無法生出 PDF 印表機。原以為是最新版本的 bug ,但是回溯到前一版時還是一樣。

PDFCreator 是一個好東西,三不五時要生個 PDF 時,真是太實用了,實在捨不得放棄,幾經嚐試,終於找到問題。

因為安裝最後是卡在 PDF 印表機無法生成,又用的是 administrator 帳號安裝,不可能是權限不足,猜測是被什麼程序鎖住了。在已安裝軟體的清單中,跟 PDF 有關的只有 Adobe ReaderOpenOffice.org(Go OO) 。當然先懷疑 Adobe Reader 。果然,移除後再安裝 PDFCreator 後就正常了,而且,再次安裝 Adobe Reader 後一切正常。所以,結論是:

先安裝 PDFCreator 再安裝 Adobe Reader 就行了。

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

[研習]CCNA Discovery 2 - Day7 and Day8

最近幾週都是這樣,星期六、星期天回家後都一陣昏沈,連星期一也是。好想念睡覺睡到自然醒的星期天啊。

Day 7 & Day 8 綜合雜記一下:

兩天花在 ciso router 的設定、路由的觀念不少時間,以及如何在 ciso router 上實作 DHCP 、 NAT 的方法。講師比較耐人尋味的一句話是:「雖然 ciso router 可以做到 dhcp 、 nat 等功能,但還是建議讓 router 只做 router 該做的事, dhcp 或 nat ,拿個好一點的 Linux 主機應該比較耐操啦。」

switch 部份只有教基本設定而已。想學的 cisco multi layer switch 的進階使用,像 vlan 、 trunk …都沒提到。據說,那是 D3 和 D4 的內容了。

上課的學員比起 Day 1 & 2 時,好像少了一些?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吧?

有廠商來介紹學校簽約加入思科網路學院的事。基本上,學校要付一次的所謂諮詢費?給 RA ( 地區網路學院,設在一些國立大學。如本次上課的銘傳便是其中之一 ) 。我們學校有可能加入嗎?我想都不敢想。普通高中耶,上頭都是升學第一的思維 ( 其實現在我蠻懷疑這一點的 ) ,如果是免費可以加入,寫個報告請學校用印也許還有可能吧。

下課時,發現我跟 huihui 都走的蠻早的,每次看到大部份的人還在裡面奮鬥,不禁想說,我會不會太混了? huihui 不算啦!因為,據說敝校目前除了大型超貴的 6 系列 multi layer switch ,我們的 cisco 設備算蠻齊的了, huihui 已經玩到廠商的業務要請教他的程度了。

這週是最後兩天的課程,而且要做 D2 的 final test 。 huihui 一直交代 ISP 的部份要好好唸。嗯!加油!

PS. 為了慶祝即將不用爬銘傳傳的階梯,本週我們會認真的算一遍,到底從中山北路爬上去到電腦教室到底要爬多少階。上次的 273 階似乎不太準確的樣子。 XD